当前位置:

进士旗杆,古代读书人的学位证书

来源:红网蓝山县分站 作者:梁利 编辑:李宗凯 2016-11-25 10:28:42
新蓝山
—分享—

  

 

  近日,笔者跟随县文物所的工作人员开展文物调查,发现在蓝山县的古村落,如:总市肖家、楠市朱家坪、竹市山美塘、塔峰高阳、新圩滨溪、太平石磳、蓝屏虎溪等村,只要是这里出过读书人或当官人的地方,都会在村里显眼位置树立进士旗杆,虽历经沧桑、岁月增添了它的厚重感。

  蓝山县舜源街道办山美塘村现存15付进士旗杆,近观之,只见旗杆石分主石与付石,主石上刻有立碑人姓名,学位、官职、立碑日等信息。石碑形状为下方顶弧形,高约1.3米。相对面立的两个石碑均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孔,上孔为方形,用木质材料串于两孔,中见有一圆孔可立旗杆,旗子上印着立碑人的信息。下孔为圆方形固定旗杆之用,上下孔均可用于栓马。

  听当地的老人讲,在封建科举时代,凡是有人考取举人、进士、状元,族人便会在村里的宗祠前为其立旗杆石,竖起旗杆,以显示功名,光宗耀祖。可以说,每根旗杆都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封家族谱记载:山美塘村于大清朝康熙十三年(1675年)从大封家迁居而来,距今已有341年历史。山美塘村始祖为封时雄,封时雄来山美塘的儿子一辈开始出人才。封明震于乾隆四年已末岁上谕恩赐正八品顶戴,开启了该村长达几百年的崇文科举进士之风。乾隆4年山美塘村第一块进士旗杆树立;乾隆5年,封月肇庚申岁钦奉上谕特授同学生,树立第二块进士旗杆,为后人楷模示范,以后共立23块旗杆。后因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很多被砸坏,有些被抬去修水库鱼塘或作为修路的垫脚石,现仅存15付,着实令人心疼!

  山美塘村的老人们说:竖旗杆和旗杆石必须要请到8个工种的师傅(石匠、木匠、泥匠、铁匠、铜匠、篾匠、漆匠,最后是裁缝)来制作才能够完工。有几道工序的工匠活计很少,但也少不了他。 旗杆石凿成后,家族里要举行热烈庄重的仪式来竖杆插旗。毫无疑问,竖旗杆是古代耕读传家传统文化思想的历史见证物,也是旧时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现在旗杆石也不多见了,但常有一些名称如“旗杆台门、旗杆墙门、榜眼墙门、探花墙门”这样的叫法留存下来……

  旗杆夹并非随意可竖。有资格竖此旗杆夹的,每当有人考上进士后,按朝廷规定,在宗祠广场为其竖立中进士的旗杆石标志,以此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后辈。到了明清,考上秀才、举人的也可以竖此旗夹。石旗杆凿成后,都要举行热烈庄重的仪式来竖立。民国前,私塾老师还会将族中小孩带到旗杆石下举行启蒙仪式。

  相传,唐宋时期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的图像。如果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状元)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旗杆石是封建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官阶越显赫,旗杆夹就越宽大,旗杆也越粗越长。竖旗杆应是文风鼎盛的佐证,是古代科举发展史的活档案,更是解读人文现象的表征。要是哪个村子立的旗杆石越多,就证明这个地方人才辈出,人杰地灵,这里的科举荣耀越多,也说明当时乡人读书风气盛行。(作者:梁利)

来源:红网蓝山县分站

作者:梁利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6/11/25/991402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