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里亭

来源:红网蓝山县分站 编辑:李宗凯 2016-11-25 11:35:43
—分享—

  古代有驿站的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以供路人乘凉休息或亲友送别之用。在蓝山众多古凉亭之中,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当数县城近郊的“三里亭”。从蓝山县城出发,往原挑盐古道方向北行约三华里,在一大片田洞的中央有一古亭,当地人称之为“三里亭”。

  据当地夏姓老人介绍:三里亭始建于乾隆年间,距城西三华里,故以此立名。随着县城拓展,凉亭虽已无存,但“三里亭”之名却长久保存下来。究其建亭原因,还得从明清盐商说起。早年,来自衡阳、邵阳、郴州以及永州市一些县区的商人,不辞辛苦,用双肩挑着茶叶、花生、米酒等农产品,不远千里前往广东,换取食盐。游商走贩从三里亭汇入大道,筚路蓝缕,进入广东。每逢夏日,烈日当头,遇雨则道路泥泞,脚底湿滑,路人行走艰难。为方便行人遮日避雨歇脚之用,清乾隆年间在此建亭。但今日的三里亭,已延伸扩展成为城中大型的住宅区之一。

  据史料记载:亭在蓝山城西,亭有楹联“旅客倦行聊驻足,行人释负暂息肩”刻在石柱上。昔日凉亭结构简单,无檐牙高啄、钩心斗角之魁伟,却也风雨不入、雷霆不惊。时有南来北往之客络绎不绝,休憩于此,村头巷尾,谈笑其间,热门非凡。孩童,结伴绕亭柱嬉戏,日暮不知将去。更有货郎倾担售零,湖南各地盐商贩在此作短暂停留,妇孺啧啧;偶有江湖客挥刀卖艺,莽夫称奇。此地暂充贾场闹市,方寸间权作舞榭歌台。经过数十年发展,现三里亭一带成为城乡中心区,农居房与高楼大厦相间,商铺林立。

  今亭虽荡然无存,却存湘粤大道龙卧,唯车水马龙也。偶驻足观焉,已逝幕幕,恍若眼前。亭中昔况,忆之犹醴。夫人活一生,如白驹过隙。世间万物,不过尔尔;人情世故,不胜唏嘘。是为记。(摘自雷统六编著的《三蓝寻古.古凉亭》)

来源:红网蓝山县分站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6/11/25/99140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