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蓝山县教育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育人为本、提高质量、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理念,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认真落实教育强县发展战略,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总结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1.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98.5%,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2%,小学毕业升学率达到99.5%。初中阶段升学率达到81%,初中辍学率为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4%,普职招生比连续三年突破1:1。
2.获得国家、省级荣誉的牌子
(1)2011年,蓝山教育工会被评为“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县教育局先后获得永州市“推进教育强市(县区)先进集体”、“全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校务公开工作考核先进县区”等荣誉称号。
(2)2012年,蓝山县教育局先后荣获“永州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永州市职业教育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3)2013年4月,我县顺利通过了省政府“三评合一”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评估验收。2013年,蓝山县教育局先后荣获“湖南省继续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第二届湖南省史志工作先进单位”、“永州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永州市职业教育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和“永州市职业中专招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县教育局档案室升为省一级。
(4)2014年,我县被省教育厅评为“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典型县”。
3.取得重大突破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情况
“十二五”期间,完成了26所合格学校建设。自启动合格学校建设以来,截止2014年,全县完成了完全小学以上合格学校建设;启动了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完成了15所公办幼儿园建设,85%以上乡镇建成了公办幼儿园;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D级危房全面拆除;顺利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期(2011-2013);教师周转房和“全面改薄”工作正式启动实施;2014年,预计投入建设资金4亿元的县示范性中学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实施;全县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于2014年秋季投入使用,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4.主要亮点工作,特别是在全国、全省有影响、被推介的工作
一是教育质量再创佳绩。2014年,我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412人,其中一本上线人数85人,二本以上上线率为30.61%。二本上线人数和二本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二中作为我县唯一的一所省示范性高中学校,二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300大关,达到306人,二本以上上线率位居全市第四名。县二中学考合格率98.94%,排全市第三。
二是职业教育做大做强。2010年,我县在全省率先实施“9+3”职教模式(即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免费职业教育),实行“读书不要钱,就业有保障”惠民政策,推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创建“5+2”(在学校学习5天,到企业实践2天)等职教新模式,普职招生比连续三年突破1:1,职业中专整体实力步入全省同级同类学校先进行列。今年创建省级职业中专和省级职教中心有望通过验收。
三是教师待遇全面落实。一是实施教师绩效工资。2012年,我县下发了《关于印发<蓝山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蓝政办发〔2012〕62号),在全市率先实行了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二是发放了农村教师补贴。2014年7月,出台了农村教师补贴政策,由县财政在绩效工资外每年单列300万元对城区以外的中小学校教师按艰苦边远程度每月发放50~700元的农村教师补贴,开创永州市先河。目前,我县在职教师的年平均工资为39200元,保障教师的待遇落实到位。
四是师资队伍不断加强。五年来,根据专业老师欠缺情况,通过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人才引进”和公开选拔等措施,共有463名毕业生充实到教学一线,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科和职称职务结构等进一步优化。
五是实施边远山区营养改善计划。2013年我县通过社会各界募捐、政府兜底的方式,启动实施边远山区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共为该计划募捐筹集资金103.3万元。2013年春季开学起~2014年底为7所边远山区学校和5个教学点共1500多名学生,每天免费提供一个热鸡蛋、一瓶鲜牛奶的“营养餐”,切实有效地改善了我县边远山区学生营养状况。《湖南教育》第776期头版深度报道了《一个热鸡蛋,一瓶鲜牛奶——蓝山县实施边远山区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纪实》。
(二)2015年教育工作总结
1.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2015年,我县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升学率达到99.8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
2.获得国家、省级荣誉的牌子
2015年,我县被评为“湖南省平安校园先进县”,县教育阳光服务中心被评为“湖南省教育阳光服务优秀单位”,《永州日报》刊发《凝心聚力,办人民满意教育——解读我市今年高考大捷现象之四蓝山篇》。
3.取得重大突破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情况
2015年,总共投入资金7776余万元用于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推进了为民办实事、中小学食堂建设、教师周转房(公租房)、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工程实施。一是积极做好为民办实事项目。根据上级精神,我局在完成完全小学以上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后,今年开始启动合格村小建设。2015年,投入资金385.68万元用于7所合格村小建设。投入资金478万元用于4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二是大力推进校舍维修改造、食堂建设、教师周转房(公租房)、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建设项目。投入1041万元,新建校舍6940平方米;投入800万元用于一完小、一中、民族中学等城区学校运动场的建设。顺利实施教师周转房(公租房)和“全面改薄”项目,12所乡镇学校共360套教师周转房主体基本完工,正在组织验收。三是着力推进示范性中学和示范性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预计投入建设资金4亿元,规划学位达5000余个的县示范性中学项目于2014年10月启动,已完成征地、土地报批、地质勘探等前期工作;投入建设资金5000万元,占地面积约30亩的省级示范性公办幼儿园项目于2015年顺利实施,征地工作正有力推进。四是盘活资源,破解城区学位紧张难题。2015年,我县通过盘活城区周边资源,对湘江源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闲置校舍进行提质改建,增加学位600余个,缓解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缺状况。五是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在2014年投入4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投入500余万元用于“三通两平台”建设,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4.主要工作亮点,特别是在全国、全省有影响、被推介
(1)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全面实施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最大限度保障学龄前儿童权益。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加大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目前全县80%的民办幼儿园建成了普惠性幼儿园。二是义务教育巩固提升。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认真落实“双线三层”控流保学责任制,促进了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同时通过层层签订了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责任状,狠抓教研教改,加大督导力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四是高中教育再创佳绩。2015年,我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535人,其中一本上线人数137人,二本以上上线率为35.7%。一本和二本的上线人数、上线率均创历史新高。二中作为全县唯一的一所省示范性高中,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到398人,是2009年的4.85倍,二本上线率为44.72%,位列全市第四,在全市县属中学中排名第二。四是职业教育日新月异。2015年,职业中专招生人数达到1800余人,再创历史新高。顺利实施“蓝山县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投入850余万元,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县职教中心创业培训大楼主体已完工。积极做好“省示范性职业中专”和“省示范性职教中心”创建工作。五是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大对民办教育扶持力度,继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生享有与公办学校学生同等待遇机制,启动辅仁学校新校区项目建设。六是特殊教育顺利推进。全县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于去年秋季投入使用,现有学生46人。
(2)队伍素质有力提升。一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015年,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考核等方式,共录用教师142名(含特岗32名、定向免费师范毕业生20名、农村小学教师70名,农村小学学前幼儿教师20名),并选送了87名高中和初中优秀毕业生到师范院校进行定向培养,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增强队伍活力。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2015年,汇源中小冯劭卿被评为市优秀校长,县二中肖柏林、一完小杨丽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县二中曾德平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民族中学周应琦被评为市师德标兵,所城学校雷俊新被评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荆竹中小李裕竹、蓝屏学校厉忠华被评为永州市最可爱乡村教师。同时,我们坚持整肃师德师风,规范办学行为。积极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宣传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弘扬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三是积极推进“三名”工程。我县启动实施了“三名工程”,制定了《蓝山县“名师、名校、名校长”实施方案》;出台了《蓝山县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评聘和管理办法》,完成了县首届骨干教师履职考核及津贴发放工作;完成了86名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及名师评审申报工作。2015年,盘晓红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永州市首批名师,县二中李冠华等7名教师被评为永州市学科带头人,示范带动作用成效初显,有效推动了我县广大中小学教师向专业化成长。四是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我们认真落实教师“国培、省培、市培”计划,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截止目前,共选派了3200人次参加县级以上各类培训,促进教师知识更新和专业成长。同时,在全县举行了教学比武,城乡交流,送教下乡等活动,共有300人次在省、市、县等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有效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五是教师待遇不断提高。2015年,我县继续实施农村教师补贴政策,县财政单列300万元,用于补贴教师。今年,我县召开了高规格的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奖励大会,表彰了265名优秀教师、17名先进教育工作者、10名优秀班主任、10名师德标兵和6名优秀校长。县财政拿出70万元,用于奖励和扶助在2015年高考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再一次掀起了尊师重教的热潮。
(3)安全工作扎实有效。一是开展隐患排查。结合“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经常对全县各学校的饮食、交通、用电等安全进行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门卫值班、夜间巡逻等制度,实行了领导带班、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有效防止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三是狠抓校车管理。我局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组织开展校车整治联合巡查行动达26次,通过巡查整治,确保了我县师生乘车安全。同时,共发放校车补贴580万元。四是狠抓校园安全。认真开展平安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切实开展安全演练,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学校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4)教育管理逐步精细。一是重视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成立了干部执行力办公室,认真开展活动,提升了全局干部执行力。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继续推进“阳光收费工程”和“阳光招生工程”,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三是强化教育督导工作。进一步开展督学责任区工作,组建不同专业的督学队伍,深入学校的各个方面,实现对学校的“全方位”督导,促进每一所学校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5)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一是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15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收杂费、寄宿费,共免除学生教科书费610.0015万元;补助3977名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共238.22万元,拨付479名贫困学生助学金14.37万元。二是做好助学金发放工作。共发放高中助学金54.7万元,补助县职中公用经费147万元,发放中职助学金40.2万元。三是开展帮困助学活动。2015年全县各类资助金额达106万元,共资助1580名贫困学生入学。四是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2015年,共为863名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金额为655.87万元。
编辑:李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