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守望正义 守望和平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吴令升 编辑:李宗凯 2015-09-04 17:17:39
—分享—

  长城溅血祭刀枪,女儿如铁男儿钢。

  中流击水擎天柱,浴火重生立东方。

  二战时期,中华民族在世界的东方,抗击日本侵略军,为世界反法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夺取抗战的胜利,为了求得民族的解放,中华儿女进行了14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饱受战争之苦,牺牲最为惨烈。

  据统计,当时中国投入抗战总兵力600多万,伤亡389多万,超过60%的中国军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保卫黄河,我们付出了与黄河之水等量的鲜血。一寸江河一寸血啊!

  正因为我们的和平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倍感和平之珍贵。

  为了抗战的胜利,人民把最后一碗米拿去交军粮,把最后一尺布拿去做军服,把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四川安县的王者诚竟然送给儿子一面“死”字旗,勉励孩儿“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如此壮烈的父子,让人想起了洛阳关林庙门前光昭日月的四个大字:“忠义仁勇”。

  “国师国师,文化的先进,国民的导师……”这是钱钟书先生曾经任教过的国立师大的校歌。为了传播民族文化,守护民族尊严,迁至湘西的国立师大提出了“击蒙御寇”的办学宗旨,在民众中宣传独立自由之思想,树立坚强不磨之大节。尤其是钱父,坚守蓝田,著书立说,直至日寇投降都没有离开一步,展示了读书人应有的风骨。

  美国著名女作家、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为了把中国人民的反击告诉西方,在中国生活了12年,与中国人民共命运。她曾深情地写道:“我到过很多国家,但无论到哪儿,我总归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就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终战”昭书:“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开,中华大地一片沸腾,有人甚至高兴得哭了。在胜利之日,大家敲锣打鼓四处狂欢,有的走上房子高喊:“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有的打着火把夜游,有的计划着回家,然后吃上三天饺子。在重庆,有人眼里擒着泪水背诵杜甫的诗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黎明终于来临,但很多战友,很多亲人却没有等到这一天,能不让人痛心吗?

  不能正视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欧洲,德国通过70年的努力,完成了民族的自我救赎,勃兰特总理的惊天一跪,实现了德意志与欧洲各国的和解。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篡改历史教材,参拜靖国神社,强占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美化侵略历史,企图修改和平宪法,“安倍谈话”遮遮掩掩,缺乏诚意。同样是发起战争的国家,对战争的反思,差距为什么会这么远呢?

  今年5月7日,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9月3日,习近平在北京阅兵大典中又说:“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并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使个别国家宣言的“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

  我们不惹事,我们不怕事。这次阅兵,我们看到了DF-21D和DF-5B,内心无比的激动。与其说是在做国家肌肉秀,不如说是在展示中华民族坚守正义、维护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中国人民的铮铮誓言!

  向所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过贡献的英雄致敬!

  向和平致敬!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

  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

  愿和平永奠!愿正义长存!

  (作者:吴令升)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吴令升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5/09/04/99222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