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介绍】蓝山地处湖南南大门,毗邻广东连州市,境当“楚头粤尾”,不仅是潇水的源头,也是湘江的源头。蓝山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名南平,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其境“山岭重叠,荟蔚苍翠,浮空如蓝”而更名为蓝山。全县辖15个乡镇(其中瑶族乡6个)、5个国有农林茶场、358个行政村,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总人口39.06万。省道S322线、S324线和永连二级公路贯穿全境,二广高速、厦蓉高速在县境纵横交汇。蓝山是革命老区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湖南省毛针织产业基地县、湖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县、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县、湖南省外贸进出口基地县、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今年以来,蓝山先后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湘江源头区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湖南省省际边界县。
【经济发展概述】近年来,蓝山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湖南开放的桥头堡、湘南开发的排头兵、永州发展的先行县”的总体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深入实施“外向带动、两翼推进、扩城活商、富民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建设,落实“三量齐升”总要求,大力发展“六大产业”(生态石材、清洁能源、循环冶化、加工贸易、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积极实施“五大会战”(产业建设、城市扩容提质、生态蓝山建设、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好事(教育优先、“两房两棚”建设、社区建设和城市小区管理、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农贸市场、采矿采砂综合治理、医改、山区通畅工程、敬老院和养老院建设、灾后重建扫尾),形成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城乡发展统筹推进、团结干事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今年1—8月,全县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4.8亿元,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8亿元,增长13%。
【蓝山县经济开发区】蓝山县经济开发区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湘粤生态工贸创新城市定位,坚持生态引领,化区位、交通优势为产业优势,对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石材加工、循环冶炼、清洁能源、加工贸易、商贸物流,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蓝宁道新工贸升级引领区”。目前,工业园区生态石材产业园、铁锰矿循环冶化工业园、加工贸易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功能板块初步规划成型,生产区、生活区、配套区、商贸区划分合理,园区的功能分区进一步得到优化。1—8月份,蓝山县经济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易总收入41.28亿元,同比增长6.53%;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33亿元,同比增长10.09%;工业实缴税金完成3406万元,新建标准厂房9.39万平方米,土地储备累计完成2000余亩,基础设施投资完成0.96亿元,新增扩园面积 0.7平方公里,新增招商入园企业12个,引进外资4773万美元、内资9280万元。
来源:红网蓝山站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