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江源头——舜帝的陵寝之地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李贵日 编辑:李宗凯 2014-06-19 15:38:33
新蓝山
—分享—

  湘江源头是舜帝的陵寝之地,要说清这个问题,我要给大家说说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历史以来都说湘江源头在广西。二是为什么现在确定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三是舜帝到底安葬在什么地方,四是湘江源头与舜帝陵有着怎样的关系。

  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以来都说湘江源头在广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辞源》、《辞海》都这样解释“湘江,湖南最大的河流,与漓水一同发源于广西兴安县海洋山”。一些工具书和地理书籍为什么会这样记载,因为从秦朝以来历史上一直这样传承。最早记载“湘江发源于广西的”是《汉书地理志》,这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班固所作,他在书中这样记载“零陵阳海山,湘水所出,湘、漓同源,分为二水,南为漓水,北为湘川”。五百多年后,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他写出了一部地理巨著《水经注》,这本书被后人称为“历史地理、经济地理、水文地理、考古地理等方面的重要文献”,全书有三十万字,记录了1252条河流。对河流的源头、流向、人文故事等作了详细考察记载。这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这几乎为湘江源头发源于广西下了一个定论。这个结论自然有些偏误,北魏时期,南北朝政治对峙,对南方水系考察出现纰漏也是难免。

  其实,这里是误会了一个历史事实,湘江与漓水相通,这是秦始皇为统一全国,征服百越所为。当时秦始皇派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百越,战争异常艰难,再加上当时没有驿道,山路行走艰难,还有瘴气威胁士兵生命安全,于是屠睢向秦始皇求援,秦始皇派史禄运送粮草兵员,史禄组织人员修通了灵渠,这样粮草兵员通过长江、湘江、灵渠,运送到漓江进入百越。秦始皇利用这条修筑的人工河作“平台”,取得了征服百越的胜利,这条河也成为后来的岭南与中原地区水路交通要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可是后人对这条人工河产生了误会,把本该属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两条河的源头混在一起了。海洋河向北流入湘江,再流向长江,从上海进入大海。而漓江则向南流向珠江,从广东广州进入大海,所以说这是两条南辕北辙、互不相干的水系。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确定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

  从两个方面来讲述这个问题。

  一是从自然的数据:1949年后,国家在各级建立了水文机构,此后,国家水利、水文部门,利用现代工具,通过实际测量得出了一些科学数据。如1954年至1955年,就进行了全国水能资源普查,湖南也因此绘出了“湘江各支流长度比较图”,发现湘江的两大支流,发源于蓝山的潇水与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的海洋河在零陵蘋岛相会时,潇水要长101公里(这是当时的数字,后来有所改动,是84公里),流域面积要多288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要多18、6亿立方米。根据国际上“河流惟长、流量惟大、方向惟正”确定河流源头的标准,应该认定: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可惜,这么多年来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去关注,直到2009年我们牵头去调研、申报才有了结果,这是后话。

  二是历史依据。有一本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叫《山海经》,它成书于公元前700年,比郦道元的《水经注》要早1200年,这本书刊载了这样一句话,“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虽然只有短短的一行字,但透露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说明湘江源头与舜帝安葬之地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这个结论为什么没有得到后来传承、认可,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叫列子,也叫御寇,他写了本书叫《列子》,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山海经》的写作“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天师)闻而志至”。就是说大禹、伯益、夷坚把自己所见、所知、所听记录下来写成了这本书。还有东汉时期的哲学家,叫王充,他写了一本叫《论衡》的书,这本书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见闻著《山海经》”。还有为《山海经》勘正、整理成书的西汉刘歆,他在《山海经表》中记载“ 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离九州,任上作贡,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从这些历史记载可以说明,《山海经》是大禹、伯益所作。那么大禹和伯益又是两个什么人呢?

  大禹因治水有功,舜帝把帝位禅让给他,为了治水,他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故事;而伯益,据说是古中华第一神童,四岁时,就当了夏禹(姒文命)的老师,被尊称为“百虫将军”,能听懂禽兽虫鸟的语言。他因为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把最小的女儿嫁给他。所以,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舜帝安葬在什么地方应该他们两个最清楚。因此,“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这个记载应该是准确的。

  为什么《山海经》关于湘江源头这个结论又没有得到推广、认可呢?

  因为《山海经》记载了许多神奇古怪的故事,如“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啖之”、“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地,不寿者乃八百岁”,还有羿射九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因此,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至《禹本记》,《山海经》所述怪物,余不敢言之”。这样可以知道了,为什么“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没有得到认可,就是因为没有得到司马迁认可。

  第三个问题,舜帝到底安葬在什么地方?

  这个我们也只能从历史的记载去寻找答案。首先看《山海经﹒南海经》的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这说明舜帝和丹朱都葬在九疑山某座山的南边和北边。因为“南”为阳,北为“阴”。在看司马迁的《史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司马迁也肯定舜帝葬于九疑山。孔子写的《尚书》也有这样一句“舜陟方乃死”。“陟”这个字,就是往上登攀的意思,至少要有三级以上。“方”就是指正南方。从广西苍梧县到香炉石山顶,有三大级,一是广西、广东到紫良乡政府所在地为第一级,这里大约700多米,从乡政府到香炉石、三分石脚下,大约1400米,这里是第二级,从三分石脚下到山顶,1800多米。所以用上“陟”这个字是很有含义的。还有明朝万历年间的《九嶷山志》“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有仙桃石,有马蹄石,有棋盘石。尤其是香炉石最美,有足有耳,行质天然,期间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识。疑为舜冢。”清朝学者王万澎《衡湘稽古》“山峰石深处有冢,有铜碑额,字不可识,传为舜冢”。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得知,自古以来,历史上都认定舜帝安葬在香炉石。

  那么舜帝又为什么要到三分石来呢?

  古时,在黄河流域,那些巫师认为太阳总是斜着照着大地,就是正午立根竹子也是有阴影,越往南阴影越短。于是认为南方有“天地之中”,有“日中无影”。那时,已经懂得“二分二至四时”历法,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对星象和天象的研究有一定基础,而且懂得天象的人特别受人尊重、敬佩,这也是造福民众的需要。舜帝61岁接帝位,在位39年,最后一次南巡时已是一位百岁老人,其主要目的就是了解民情、观测天象。他于是拖着年迈身躯决定南巡,找到“天地之中”,观察天象。舜帝的都城蒲坂,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市,它的坐标在东经110度20分这个位置,与永州坐标相同,于是按照正南方的方向就来到了九嶷山,这里又刚好是北纬23度26秒的地方。于是在这里他找到了“日中无影”,认为是“天地之中”,而且三分石这个地方非常便于观察天象。三分石是观察天象的地方,而香炉石正好是在三分石旁,山上有水源,地势开阔,适合人生活,于是在香炉石居住。在三分石,至今还有石头堆砌的痕迹,这是舜帝建立观象台时累的天梯,当时认为天神可以在这里上下于天地之间。关于三分石、香炉石山顶有水,古时不少历史书籍有记载。如嘉庆年间的《九疑山志》就有这样几句话“山顶有巨泉,望之如白练……”明朝徐霞客游香炉石时,在《游记》中写道“山顶有澄潭,广三亩,中石笋两枝,亭亭出水面三尺……”这些都证明山顶有水源。当然,现在没有,这也许是气候变化和生态变化的原因吧。

  既然舜帝安葬在这里,为什么舜帝庙没有建在这里呢?

  古时朝廷官员祭祀舜帝时,因为没有驿道,大都是走水路。他们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到洞庭湖,进入湘江,进入潇水,进入大阳溪,到达九疑山。据《宁远县志》记载,“舜帝陵在九疑山,舜帝庙在大阳溪,三代时开始祭祀……”“大阳溪”就是宁远县天堂镇一带,这里的大阳洞村,1993年当地农民制砖取土时,挖出石钺,钺10厘米长,5厘米宽,0、5厘米厚,是一件小小的兵器,这是古代祭祀时用品。据历史学家考证,从夏朝开始这里就开始建设舜帝庙祭祀舜帝,县志里说的“三代”就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再就是舜帝安葬之地香炉石山高路陡,行走非常艰难,因此舜帝庙也往平地处建。如唐广德二年,道州刺史元吉,就把舜帝庙建在道州城。所以说舜帝陵与舜帝庙是有区别的。据当地群众介绍,在三分石附近的一条峡谷里,有不少打碎的陶片、瓦片、碗片之类的遗物,这个至今还没有拿去化验是那个时代留下的遗物,后人把这里取了一个土的掉渣的名字,叫“打烂碗”。我想,这些遗物也许就是过去祭祀舜帝时留下的,当然这个猜想还要请专家考证,不然,在这个道路极为艰险、偏远,人迹罕至的地方,怎么会出现这样多的碗、陶片之类的遗留物呢?

  四是湘江源头与舜帝陵有着怎样的关系?

  经过历时五年的申报,2013年5月,国家水利普查办、水利部权威认定;湘江发源于湖南蓝山,具体位置在紫良瑶族乡野狗岭,也就是香炉石的北面。我们再来看1972年发掘出土的马王堆“地形图”和“驻军图”,这是公元前168年以前绘制的三幅地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绘地图,地图的主区就是西汉初所封长沙国的南部,即今湘江上游流域、南岭山、九嶷山及附近地区。在九根地状物间绘有五个“∧”形屋顶,旁注“帝舜”。历史学家谭其骧考证认为,帛书地图所绘的建筑即是《水注经》中的九嶷山山南的舜庙。地图上九根柱状物非常明显,其中中间三根又特别高出一截,从南到北第四根柱状物上标有“深水源”三个字。“深水”也叫“沱水”、“后河”,这条河开始细慢慢往下变粗,在一个叫“蛇君里”的地方转了一个大弯,这是现在的大桥堡城附近,之后又在一个“龙里”的地方转了一个弯,这就是现在的江华县马市镇竹市村对面。古时,“里”是代表一个百来户人家的村子,过去又一百户以上的村非常少,应该是个“古村”。从当时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中发现,九嶷山的东南面,还有一条河,它发源于一个山谷,在标有“龁道县”的地方转了一个弯,再往下流。这个“龁道县”就是在现在的所城和大麻一带,这是我县古县城遗址。当时,长沙国记录有22个县,其中还有“南平县”和“泠道县”。 “泠道县”在现在的总市和祠堂圩一带,有学者说在总市的“城头岭”那个地方,这条河虽然没有注明名字,但可以肯定地说这就是舜水河。

  以上以充足的历史依据证明,湘江源头在舜帝的陵寝之地,我们也因此对这里更加充满着敬仰、神往之感。(作者:李贵日 “湘江源头在蓝山”申报指挥部负责人、蓝山文联主席 )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李贵日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4/06/05/99332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