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审计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及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审计、民本审计、责任审计、文明审计、阳光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全县财政经济秩序健康运行,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一、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法,依法行政,认真履职,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积极开展审计工作,为维护全县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充分发挥了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2012年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47个,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0638.39万元,下达审计决定书收缴财政金额83.62万元,清缴历年欠税21.21万元,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89条,都得到了很好地采纳和整改落实。加大审计宣传力度,报送和刊发审计综合工作报告、审计信息37篇。
通过审计,大多数单位都能正视审计查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接受审计处理,及时加以整改。单位主要领导和财务人员的财经法纪意识不断增强,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基本杜绝了一些问题的累犯、重犯。
二、全面落实审计任务。一是贯彻精神抓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后,召开了局领导班子和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对会议精神进行了原原本本的传达学习,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认真研究,要求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全年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我们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领导分别汇报了会议主要精神,首次在蓝山召开了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召开了蓝山县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首次召开了科局和乡镇一把手参加的高规格的全县审计工作会议,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明显增强。二是制订计划抓项目。针对全省、全市审计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与任务,对全年的审计工作和审计项目进行了认真研究,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建立了工作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制订了审计项目计划,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全年计划开展审计项目42个,审计调查项目2个。同时把署定、厅定和市定项目一同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积极组织实施。三是创新机制抓管理。我们在建立岗位责任制时,推行了新的举措。在完善规章制度与实行优化组合的同时,对全局工作人员实行责任与义务同担、利益与风险共存的责任风险机制,每个工作人员都要交纳目标管理岗位责任风险抵押金,签订目标管理工作责任状,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
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关心审计干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我县审计干部十分关心,前几年提拔了3名中层干部交流到外单位任职,2009年提拔1人任总审计师,重用干部2名,2011年提拔了1名工会主席,解决了2名副职的正科级待遇。二是充实审计力量。去年新录用专业技术事业人员2人,从外单位借调2人,调入业务干部1人,今年又引进投资审计事业人员2名,力量有了加强。现全局共有29人,其中大学学历10人,大专学历15人,中专学历2人。全局具有审计师、会计师、经济师、造价师等中级技术职称9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7人。三是提升队伍素质。采取自训与选派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干部冬训与春训相结合,政策理论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项目审计质量。近年来共投入经费30多万元,选派60余人次到省市和外地学习审计业务和先进的审计理念,扩大了审计视野,提升了队伍素质。去年我局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全市审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全省审计宣传通联工作先进单位等省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12人次。四是改进工作作风。认真执行审计准则和审计 “八不准”制度,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有关作风建设的规定,认真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树形象和“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等群众路线教育主题活动,从严管理审计队伍,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实现了以审计促发展、以审计促安全、以审计促节约、以审计促廉洁、以审计促和谐、以审计促服务的目的,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为建设美丽蓝山做出了新的贡献。(蓝山县审计局 唐正生)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唐正生
编辑:李宗凯
本文为蓝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