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土市中学印记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李松 编辑:李宗凯 2012-02-02 11:25:01
新蓝山
—分享—

  在我的印象中,土市中学应该在每一个土市人心中有一个深刻的烙印。

  土市中学建校时间约在70-80年代,那个时候搞集体,各村子基本上都是如火如荼的搞农业生产,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这种大环境下,土市中学应运而生,为什么这么讲,应为土市中学的建立,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也是一代土市人的精神所在。

  土市中学的地址,坐落在一个叫牛鼻形的半山坡,这在蓝山乃至全国都是非常独特的,牛鼻形这座山曾经也是高峻陡险,但是充满干劲的土市人发挥了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锄头和粪箕挑平了这座山,我的父亲当年刚好上初中,亲身经历了这个伟大的工程,在他的回忆中,那个时候大家挖山开石挑土是非常辛苦而快乐的,那种集体干活的场面,在以后的几十年很少见到,正是由于那一代人的辛勤付出,一个矗立在半山坡的中学拔地而起,泽被无数下一代的土市人。

  曾几何时,土市中学有个不好的名声,因为所在山的缘故,土市中学别名牛鼻形。在民间多数的解释就是:读书不专心,毕业以后回家看牛,没有什么出息的意思。所以很多人以到牛鼻形读书为耻,很多家庭在小孩子读高小的时候,就希望自己的子女到县二中,一中乃至城关,民族中学读书,好像到县里读书就会有出息一点,其实事实并非这样,土市中学还是出了不少人才。

  我是94年上土市中学读初中的,那一年对我印象非常深刻。小学毕业时考试,我的语文加数学的总分为185分(总分200分),报的是一中,当年一中的分数线是188,差了3分非常遗憾,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没有办法选择了到牛鼻形读初中,当时感到非常沮丧,脸面无光,后来才发现,在这里读书的三年,是我非常难忘而一段快乐的青年时代,其中对以上几个风景记忆犹新:

  七十二台阶:这个是土市中学的标志,每天读书上学的必经之地。那个时候一天至少往返2次(中午要回家吃饭),每次登这个台阶,俨然是上少林寺,感到累又不得不登,登上台阶时,喜欢数上了多少台阶,也不知道这个台阶,走出了多少土市人。

  红砖黑瓦教室:那些教室保留了时代的印记和传统的教室风格,我们读书时,里面的教室地面是没有打水泥板的,高低不平,书桌鳞次栉比,非常陈旧,窗户也没有上玻璃,遇到冬季学校就会糊上一块薄膜,当然有些调皮的学生喜欢去戳烂它。

  后山坡:位于红砖青瓦教室的内侧,可惜在96年的修建中,被挖土机铲平了,我记得那时候只要一下课,几乎所有的男生都会跑到后山坡去玩一会,那里有很多茶子树,在茶子数开花的时节,非常漂亮,当然不少男生也会毫无保留的在这个后山坡找个隐蔽的地方小便,制造一下垃圾。后面几年的修建,后山坡被铲平了,周围也修起了围墙,那种随时可以去山上玩的乐趣也就不复存在。

  新教学楼:在96年那个时候,土市中学只有一栋3层教学楼,还是94年完工的,那时候到新教学楼上课也是一种奢望,要上初二才可以进,初一都是在旧教室里,可想而知当时的教学设施是非常落后的。

  老师和同学:上初一时,我分到67班,班主任是我们自己村子的李菊花老师,记得当时我在班上是学习委员,后面还做了班长,其实那个时候当班干部谈不上光荣,只是打点一些基本的事情,收一下作业本,上课喊一下起立,坐下的口号而已,95年分班,我分到了66班,67班被拆了,到我们毕业时,只留下65,66,68,69四个班。在土市中学读书的3年,记忆比较深的有:语文老师雷运生,地理老师蒋根生,数学老师李美兰,地理老师段岳林,英语老师赵桂花,生物老师李菊花等。97年初中毕业,我们那届有6人考上一中,分别为:陈小荣(汪田),杜国庆(红石),陈国凤(三广),雷养国(爻山),王玉龙(神山)和我。毕业后很多同学都出来打工了,联系非常少,只有几个玩的来的,春节偶尔会会面,不甚欢喜。

  山林与小路:土市中学坐落在山林间,小径曲幽,下雨天经常可以看到有流水在小径间流淌,路面也很滑,非常不方便,而且在那些路旁,有不少墓地,他们在这里守护着土市中学,也见证着土市人的年轻一代。

  自从97年去了蓝山县城读书就很少去土市中学了,后面很多年,土市中学有了很大的改变,新建了几栋新的楼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当年牛鼻形的印象在人们心中逐渐模糊,它培育了一代代土市人,是土市第一学府,响当当的土市中学。(作者:李松,蓝山土市新村人,97年初中毕业于土市中学)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李松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2/02/02/99509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