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风家教故事】最好的教养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作者:雷衍鑫 编辑:李宗凯 2019-05-07 16:26:58
—分享—

  那天,偶然看到了一则视频新闻——“农民工怕弄脏银行地面拖鞋跪地取款:不想给人添麻烦”。“不想给人添麻烦”!这是多么朴素的想法,也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鞋子脏了,可我的心是干净的!”多么傲娇的回答。所谓的教养,通俗点说,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这和文化水平高低没有关系。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不愿给人添麻烦的人,而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也是如此。

  父亲出生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期。那个年代百废待兴,物质匮乏,农民生活贫困,食不果腹,像父亲这样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更是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父亲说,当时村里有所学校,他读了几年书,而且成绩相当的好,老师说可以保送去二中读,但是当时家里实在是困难,连二块一角四分的学费都凑不够,只能“望学兴叹”了。因为爷爷不愿给任何人添麻烦。爷爷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兄弟姐妹帮衬,独自打拼成了家,并生了五个子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他不愿意向奶奶的娘家(听说是卖布的生意人家)伸手求援,而是自己默默地撑起那片天,以致爸爸的学费没法凑,就选择放弃机会。爷爷说,别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活得不易,少给人家添麻烦。如果,当时爷爷去向别人借一借,挪一挪,那么父亲的生活就要改写了。

  从我记事起,爷爷一直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吃完饭,顺手会把自己的碗洗干净。(我们尊重他的原则,我们也会重新洗。)他说,做饭容易,洗碗却是考验人的活儿,自己吃饭,自己洗碗,谁也不用麻烦。爷爷一辈子就是这样,从来不给人添麻烦。爸爸也有一个习惯,每天洗澡后,把自己的内衣内裤洗干净,从不留给妈妈洗,他说,穿在最里面的,就是一些汗味,稍微揉一揉就干净了,不必麻烦你妈。这就是“子承父意”,他们与前文“拖鞋跪地取款的农民工”是一类人,都是不愿意麻烦别人,他们身上闪耀着同样的光芒——那就是,自己的“烂摊子”尽量自己收拾,与人方便的同时,问心无愧。

  “不给别人添麻烦”,原本应当是一个人对自己最起码的要求,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做不到——不随地乱扔垃圾、过马路不闯红灯、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坐公交要排队……日常生活中,这些事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并不难,然而很多人无法做到,无非是因为我们太利己了。这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修为,更可以上升到教养问题。

  还好,作为一名老师的我,也有一个习惯——我上课写的板书,下课后,我会擦干净再走。因为我自己写的东西,而且写的也不是很多,课间时间本来就短,值日生也有自己的事,就不必麻烦他们了。如果说,这也算是一点点好习惯的话,就是耳濡目染爷爷和爸爸的习惯养成的。

  不给人添麻烦,是最没有门槛的美誉。换位思考一下,你愿意给人收拾烂摊子吗?如果不愿意,那么就尽量从不给人制造烂摊子做起吧,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让别人舒服,自己不憋屈。

  (作者:蓝山县民族中学 雷衍鑫)

作者:雷衍鑫

编辑:李宗凯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