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独腿医生的“中国梦”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杨雄春 编辑:李宗凯 2013-10-03 23:04:56
—分享—

  

 

  红网蓝山站10月3日讯(通讯员 杨雄春) 在县中心医院门诊部,有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子,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架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向门诊大楼。一条木拐和一件白大褂,已陪伴她在这条路上整整走过了22个年头。她在这里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右手掌因为长期撑拐磨出了一道道老茧,病友和同事对她的称呼也由最初的小全变成了“全医生”、“全主任”。而她,只要一有病人出现,脸上所有的愁云立刻烟消云散,每天为病人把脉问诊使她越发自信和坚强。她的人生没有豪言壮语,用数十年如一日的执著和坚韧,追逐着“为病人服务”这一平凡而又神圣的“中国梦”。她就是县中心医院门诊部主任全顺球。

  “坐”出千家万户的健康

  全顺球在蓝山县中心医院,是出了名的“坐得住”。只要每天早上一走进内科诊室,“坐”就成了她的规定动作,往往一坐就是一上午。她坐诊的诊室,只要一开门,病友马上如潮水般涌来,把她团团围住,有的病人宁愿在门外多等十几分钟,也要请她号一号脉。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全顺球和蔼可亲如邻家姐妹的笑容背后,有一条因小儿麻痹症引起的肌肉萎缩导致严重变形的腿还在办公桌下瑟瑟颤抖着。

  为了不让右腿的不自觉抽搐引起病人察觉,减少因右腿悬空而引起的肌肉疼痛,全顺球经常用左腿抵住办公桌下的一块木板,让右腿自然搭在左腿上。时间久了,左腿也开始麻木,她就更换姿势,把右腿直接搭在办公桌下的木板上,或把右脚绕过左脚脚踝后面勾住。22年来,她就是用这个办法尽量在病人面前维持着身体的平衡,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为病人看病治病上,用满负荷地工作充当“麻醉剂”减少右腿疼痛。

  家人劝她不要那么拼命,腿脚不便在家里多休息几天,而她总是每天准时往医院门诊楼赶,这么多年下来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独立自强的生活,只要病人有需要她就会随时出现,只有在为病人看病服务时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战胜困难继续生活的勇气。

  全顺球每年接待的病人不下于万人次,不少病友除了因自身身体问题喜欢直接找全顺球外,家人和亲戚朋友询医问药也极力推荐找全医生。在众多病友的眼里,只有请全医生看看才能安心,她就是病魔的克星。而每次当病友怀着满腔希望来到中心医院,总能在那个熟悉的诊室看到那张熟悉的笑脸。

  一上午不沾一滴水

  全顺球看过的病人,十有八九会得到多喝水的叮嘱,多喝水有益身体健康呀。而大多数人未曾察觉,全顺球从早上一踏进门诊室开始,整个上午都是不喝一滴水的。整个上午60多个病人接待下来,她却未曾休息片刻,接二连三地向病人询问症状,判断病源,疏导病情,常常累得口干舌燥,嘴唇起泡。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上午不喝水。

  喝水除了会增加上厕所的次数影响为病人看病外,在病人面前撑着拐杖进进出出很容易给病人传递一种不安全的信号。但是要强的性格迫使全顺球必须在病友面前树立一种身康体健、精力充沛的医生形象,再干再累再苦也坚持忍住。为了圆一个治病救人的“中国梦”,她只有等中午下班回家躲在厨房里猛喝水,一口气喝掉三大杯水不成问题。

  由于喝水不规律,加上长期坐诊活动量少,全顺球被查出患上了肾结石,但她却坚持不请假、不休假,一边坚持在家吃抗结石药,一边每天精力充沛地准时出现在门诊部,并根据亲身经历“自创招数”摸索出了一套治疗结石病的“全氏秘笈”。不少受结石病困扰的病友纷纷找全顺球“取经”,每每都能药到病除,治结石成了全顺球的一块“金字招牌”。

  八小时外的“家庭医生”

  由于右腿行动不便,全顺球下班后少了出门逛街的麻烦,在家除了做饭洗衣干家务外,研读医学典籍成了她最大的业余爱好。在她的眼里,医疗卫生事业就是她生活的全部。随着对医学知识的日积月累,全顺球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精通妇、儿科及中医热、风、闭、脱、痉等治疗,成了中心医院门诊部的一面旗帜。

  不少患者出于对全顺球的信任,到了晚上还主动找到她的家中请求诊病。全顺球本着“服务病人至上”的原则,只要病人需要,就及时挤出休息时间帮助病人把脉诊病,她的家里成了中心医院的“第二诊室”。家人劝她早点休息,她说:“只要病人信任我,就不能把病人拒之门外。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随时做好治病救人的准备。”

  国庆节前夕,全顺球的爱人因劳累过度诱发心脏疾病住院,身为门诊部主任的她把丈夫交给住院部同事后,仍然坚持每天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为病人坐诊看病,只能在坐诊间隙通过电话同丈夫嘘寒问暖,下班后再探望爱人。全顺球关键时刻舍小家顾大家的作法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国庆节那天傍晚,在住院部打完吊水后丈夫开车在医院门口等她下班,接她一起回老家陪父母亲过国庆节。

来源:红网蓝山站

作者:杨雄春

编辑:李宗凯

本文链接:http://www.lsxw.org.cn/content/2013/10/03/99391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蓝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