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湖南开放的桥头堡、湘南开发的排头兵、永州发展的先行县”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建设“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契机,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总抓手,以转变干部作风为保障,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实现了一季度经济工作的“开门红”。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呈现出结构调优、质量提高、效益提升的稳中求进增长态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经济增速略有回调。受国家宏观调控、物价上涨、雨水天气多等因素影响,除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增幅加快外,全县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4.14亿元,增长10.5%,增幅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3.56亿元,增长19.0%,增幅同比回落4.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9060万元,增长22.6%,增幅同比回落9.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4.26亿元,增长36.4%,增幅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亿元,增长16.6%,增幅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三大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16.99:31.61:51.40调整为17.36:32.42:50.22,二产业占比提高了0.8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9.42%提高到29.91%,占比提高了0.4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63.14%提高到84.07%,占比提高了20.9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三是经济运行效益提高。全县规模工业产销率达99.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22%调整到4.48%,占比提高0.2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696元,增长15.5%,增幅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83元,增长24.2%,增幅同比加快3.1个百分点。
二、主要经济工作
1、项目开工建设进展顺利。围绕“项目建设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6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40个,开工率62.5%。基础设施加紧建设。厦蓉高速、永蓝高速公路道路铺设工程加紧实施,S324线蓝山段改造工程拉出路基。农村电网改造及变电站建设工程顺利实施,10个工台区完工通电,24个行政村电改抓紧实施,坪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土建施工及110千伏线路施工,所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选址等工作。新农村建设完成主干道绿化68公里,整修机耕道35公里,护砌沟渠47公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防洪工程两岸路基拉通,大坝建设基本完工。古井路改造沿河通道开通。人武部整体搬迁完成新址“三通一平”招投标准备工作。房地产开发项目已启动7个,新开工30万平方米。锦绣东城农机公司、农机修配厂完成土地招拍挂,杏林苑破土动工,汇丰佳苑、印象三蓝、南平都市、罗马假日、南海明珠、友谊住宅小区等项目加紧建设,东方丽都四号楼加紧装修。园区建设快速推进。百亩标准厂房、德晟纺织工业园、市公路口岸正加紧实施征地拆迁,铝塑复合板3栋标准厂房完成基础基建,归雁创业园5家企业着手启动标准厂房建设。电子信息园前期2栋厂房1栋完成地下基础建设,1栋完成第一层建设。
2、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4.23亿元,增长15.0%,增幅排全市第一,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3.56亿元,增长19.0%,增幅排全市第二。规模工业稳步扩张。新增鑫旺竹业、中石石业、湘发机械铸造、金山川等4家规模企业,全县规模企业总数达到55家。湘威制鞋、协威橡胶、丽宏针织、必达电线、承阳针织、电力公司等6家骨干企业完成产值3.5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0%。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加工贸易稳步提升。在《关于扶持毛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带动下,全县中小毛织企业向县城毛织“一条街”聚集,“南平路毛织一条街”毛织企业发展到40余家。全县新增半自动、全自动织机1000余台,减少劳动用工2000余人。丽宏针织购置全自动电脑横机100台,厂房装修完毕。湘威制鞋工业园2栋标准厂房完工,4栋员工宿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皮具产业返乡试产逐步增多,目前已有4家皮具厂入驻蓝山。卓华服装、卓琳服饰实现扩产提能,山木显示、永泰鞋业落户宏泰工业园。德晟纺织3500平方米的服装二厂房建设及内部装修完工,正加紧安装生产线,投产后将新增用工350人。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1-3月,全县完成外贸进出口2000万美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1926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占全市的70%,保持全市第一,跻身全省第五位。矿冶开发来势看好。与中国五矿签订合作开发稀土框架协议,华鼎矿业、盛世工贸、鑫烨贸易等铁锰矿开发企业加紧实施技术研发和改造提质升级;石材开发渐入佳境,所城长铺石材加工工业园开始征地;大洞铸造工业基地凤凰二期厂房、小虎铸造厂房建设完工,佳鑫铸造正在进行二期建设。招商引资实现新进展。香港金豪照明、中韩炽佳电脑针织、新美玩具、乐的美光电科技、湖南紫光古汉南岳等一批重大项目洽谈进展顺利。企业服务不断优化。结合“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深入开展“企业优质服务年”活动,推行规模工业企业联系制度,帮扶现有企业发展壮大。春节前后,举办9场现场招聘会,帮助企业招工近千人,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主动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共为50余家企业贷款6500万元。
3、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春耕备耕顺利开展。加强春耕备耕调度,狠抓粮食生产,制止耕地抛荒,全年粮食计划播种面积33万亩,增长1.85%,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8.1万亩,增长2.03%。全县共种植烤烟3.4万亩,比去年增加2000亩,完成水果扩园1000亩、低改4000亩。冬修水利成效明显。去冬今春,全县共完成冬修水利工程1800处,新增蓄水能力30万方。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完工,笔架砠、龙井头、交元里等3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和50口山塘清淤整修工程完成50%的工程量,农业综合开发、烟水配套工程完成70%的工程量,惠及农田9000余亩。春季造林全面完成。全县完成造林4.1万亩,占任务的101.2%,其中油茶新造1100亩; “三边”绿化造林6500亩,占任务的130%,种植绿化大苗7.6万株,占任务的322%。畜牧养殖稳步发展。全县出栏生猪22.35万头,增长8.5%,新增年出栏生猪4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6户。
4、财税金融平稳运行。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在政策性减税增多的情况下,全县财政收入实现均衡入库,共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625万元,增长27.5%,一般预算支出22732万元,同比增支6166万元,增长37.2%,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目标。信贷投放来势趋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98亿元,增长15.3%,各项贷款余额14.20亿元,增长25.1%,贷存比由28.46%提高到30.8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15亿元,增长18.2%。金融改革力度加大。积极协调恢复成立蓝山农发行,推进县信用联社改革转型为农村商业银行。
5、消费需求持续兴旺。着力引导节日消费,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全县新增商品房销售面积2.1万平方米,增长10%,均价达到2360元/平方米。餐饮住宿娱乐等三产服务业持续繁荣。节前节后,全县中高档宾馆和住宿楼入住率达90%以上。家电、服装、房屋装饰材料等行业进一步发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不断深入。汽车销售成为我县消费一大亮点,金轮汽贸、秀才汽贸、飞发汽贸等企业销售形势良好。
6、民本民生保障有力。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68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人;五大保险征缴扩面742人,征缴基金2558万元。廉租房5栋竣工,2栋在建一层,林业棚户区改造正抓紧基础施工。中小学校舍及学前教育建设进展顺利。人民医院医技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外科大楼完成封顶。新农合参保33万人,筹资9594.9万元,参合率达99.6%。深入实施“5+10+100”(村卫生室5元看病,乡镇卫生院10元看门诊、100元住院)新农合补偿模式,乡镇卫生院和定点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推行,老百姓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加大,道路运输、烟花爆竹、食品药品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两节”“两会”前后全县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全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三、经济运行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项目建设推进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一是欠账多,进展不平衡。一季度,全县6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883.2万元,占季度任务的52%,占年任务的10.4%;完成税收216.18万元,占季度任务的17.1%,占年任务的3.4%。总体而言,市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好于省重点项目和县重点项目,但完成情况都不是很理想。二是雨水较多,延误工期。雨天较多,项目施工日少,很大程度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1-3月,全县累计降水442毫米,同比多增230.2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多增116.8毫米。三是项目建设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用地和资金仍然是困扰项目建设的两大瓶颈。项目建设过程中刁难阻工、强买强卖、参工参运等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展。
2、企业运行相对困难。一是要素瓶颈制约突出。用工、用地、融资、供电等要素依然制约工业企业扩大再生产,影响了企业的做大做强。特别是用工难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回暖,我县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外向型企业订单增加,生产扩大,用工需求旺盛,但招工难直接导致企业开工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县仅毛织企业缺工就达2000余人。随着几家大型企业的投产或扩产,全县外向型企业的用工矛盾将更为凸显。二是企业降本增利压力增大。当前,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购进价格指数高于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长期高进低出,加上员工工资等成本上涨,双向挤压,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压力持续增加,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3、财政形势不容乐观。一是收入进展不平衡。全县一季度完成的财政总收入占全年任务的23.36%,没有完成25%的进度任务。从财税三局收入情况看,除财政局超额完成季度收入任务外,国税、地税部门均没有完成季度收入任务。二是收入结构不合理。税收收入比重过低,收入结构呈现“倒挂”状态。1-3月,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8.25%、60.41%和53.96%,县级所得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0.61%、33.26%和35.4%。
4、信访维稳压力增大。退伍军人、民办教师、下岗职工、拆迁户等群体诉求增加,越级上访、拉横幅、静坐等现象持上升势头。
四、下段工作安排
根据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狠抓落实,千方百计抢时间、赶进度,补欠账,确保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突出推进项目建设。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健全项目建设“六个一”工作机制,督促未开工的项目尽快完成前期工作,已开工的项目加快形象进度,通过项目的大投入、大建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工业项目突出抓好标准厂房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突出抓好创业大道、湘粤北路建设,配套设施项目突出抓好永州公路口岸建设,确保年内建成运行。要进一步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进入中央和省市规划笼子,重点抓好毛俊水库、毛江水库水源性烟基工程、永郴铁路等关系蓝山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申报工作。同时,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全力筹备参加好“第七届中博会”及“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推介会”招商活动,力争引进一批优势产业项目。
2、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帮扶企业缓解用工、用电等突出难题,确保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毛织企业电脑织机升级换代,鼓励中小毛织企业向永连公路沿线转移升级;加快湘威三期、德晟纺织一期、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加快铁锰矿开发步伐,力争太平矿区、火市矿区等5个探矿权转为采矿权。加强与中国五矿集团的合作,加快稀土规范开发步伐。推动石材开发进程,努力把石材培育成新的财税支柱。
3、突出发展现代农业。抓好春耕春种,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以烤烟、果蔬、茶叶、生猪等优质特色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扶持三峰茶业、地大农牧公司做大做强。巩固“生态蓝山”建设成果,探索建立公司化、市场化管护新模式,确保种一片成林一片。以水库除险加固、骨干山塘治理、烟基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重点,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村能源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新一轮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力争挤进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和河道疏浚重点县行列。突出抓好“三防”工作,严防森林火灾事故发生,确保水利设施、人畜植被安全度汛,不死一人、不垮一塘一库一坝。
4、突出加强城镇建设。加快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步伐,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确保城乡环境明显改观。切实抓好文明机关建设,切实改善县乡机关办公条件。规范征地拆迁行为,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突出抓好廉租房、公租房和林业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划建设水平。运行好污水处理厂,建设好垃圾处理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出台鼓励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消费需求的持续升温。
5、突出抓好财税金融工作。财税金融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对完成全年经济工作任务至关重要。要着力抓好财税工作调度,加大争资跑项力度,出台公益性项目争资跑项奖励办法,确保全年全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强化财税工作考核,落实财税工作责任,切实加大对烟花爆竹、河道采砂、山岭采石等行业的依法征税力度,在源头堵塞税收征管漏洞。要抓好金融机构设置工作,突出抓好县信用联社股份制改革,组建好蓝山农村商业银行,恢复设立好蓝山农发行,充分发挥好城投公司融资平台作用。
6、突出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好为民办实事工程,启动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巩固完善“5+10+100”医改模式,推进县中心医院支付制度改革试点。严格校车管理,实施好义务教育学校改造工程。严肃查处违法计生行为,努力提高计生综治水平。继续抓好文化体制改革。筹办好荆竹等四个民族乡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打非治违”等专项治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和谐蓝山。
来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李宗凯